币圈风云变幻:近期热点事件全解析
在币圈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领域,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令人咋舌的故事。最近,币圈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态呢?下面就来为大家梳理一番。
特朗普家族的币圈 “淘金热”
特朗普家族在币圈的一系列操作,可谓是赚足了眼球。特朗普本人推出的 “特朗普币”,自问世就备受瞩目。当地时间 4 月 23 日,“特朗普币” 官方网站宣布,特朗普将于 5 月 22 日在华盛顿附近的高尔夫俱乐部,与持 “特朗普币” 数量前 220 名的投资者共进晚餐,持币量前 25 名的投资者更是能获得 “特别版” 参观白宫之旅的机会,甚至可能被特朗普私人接待。此消息一出,“特朗普币” 价格迅速飙升近 60%,最高达到 14.7 美元,按市值来看,被交易平台列为第 37 大加密货币。
而他的妻子梅拉尼娅推出的 “梅拉尼娅币”,同样话题不断。外媒分析发现,在 “梅拉尼娅币” 上线前几分钟,一小群交易员疯狂扫货,事后大赚近亿美元。这些潜在的 “内幕” 交易员在梅拉尼娅公布代币的帖子发布前两分半,就用二十几个数字钱包购买了价值 260 万美元的代币,随后在价格飙升时迅速出售大部分代币,81% 的销售发生在 12 小时内。
从发行机制来看,“特朗普币” 在 Solana 生态系统发行,总供应量 10 亿枚,初始流通量仅 2 亿枚,另外 80% 的代币由特朗普集团的两家附属公司共同控制,需遵守 3 年解锁计划。有区块链数据机构称,市面上 80% 的 “特朗普币” 由特朗普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持有。据估算,仅特朗普一人就从这一系列代币发布中赚取了 3.5 亿美元。特朗普家族通过旗下公司 DT Marks DeFi LLC 控制了名为 “世界自由金融”(WLFI) 的加密平台,收购了 WLFI 60% 的股份,还将获得 75% 的代币销售收入。不仅如此,他们还宣布成立名为 “American Bitcoin” 的比特币挖矿合资公司。可以说,特朗普家族从项目设计、发行到收益分配,都深度参与,彻底在币圈 “坐庄开场子”。
币圈监管风向转变
一直以来,加密货币的监管问题都是行业焦点。近期,美联储宣布撤回了几份敦促银行在涉足加密货币及相关活动时要谨慎行事的文件,并同步更新了相关业务预期标准。美联储撤销了 2022 年发布的监管函,该函规定州成员银行在从事加密资产和稳定币活动之前应事先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同时废止了 2023 年发布的关于州成员银行参与美元代币业务 “监管无异议” 程序的指导文件。这意味着美联储不再要求银行履行报备业务,而是通过常规监管程序检测相关活动。此外,美联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和货币监理署 (OCC) 共同决定,撤回了两份 2023 年发布的关于银行加密资产业务及风险敞口的政策声明。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采取了更友好的立场,给币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展开全文
此前,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将创建一项加密货币战略储备,比特币、以太坊、索拉纳、瑞波币挂钩的 XRP 以及 Cardano 等都被纳入其中。消息放出后,加密货币市场总额数小时内上涨约 10%,超过 3000 亿美元。不过,从操作层面来看,将加密货币纳入战略储备面临诸多难题。比如用国家财政资金购买加密货币,无论是美联储还是财政部执行,都面临困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安全中心研究员马天平指出,美联储若认购加密货币,将丧失独立性;财政部若用国债资金或税收资金购买,需纳税人同意,国会也应明确表态,否则涉及资金来源和决策合理性问题。而且定义加密货币的 “储备性” 本身就是难题,还存在道德风险。
黑客攻击引发的安全担忧
币圈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凌晨,智能合约平台币安链(BNB Chain)遭遇黑客攻击,短短 2 小时,200 万枚币安币被洗劫一空,据估算,此次攻击或导致 1 亿美元被盗。币安作为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其智能链遭受如此大规模的攻击,引发了整个币圈的震动。这也再次提醒投资者,在币圈这个看似高收益的领域,隐藏着诸多安全风险。加密货币交易虽然便捷,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资产可能瞬间化为乌有。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做好资产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币圈就像一个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大熔炉,特朗普家族的疯狂圈钱、监管风向的转变以及黑客攻击带来的安全隐患,都在影响着这个市场的走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参与币圈投资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了解其中的风险,不要盲目跟风,以免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评论